新闻动态
央广网3月5日北京消息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,进一步明确了各省域文化自信建设的重要性。全国政协委员王文银建议:打造政策链、产业链、人
行业动态
全国政协委员王文银建议:打造政策链、产业链、人才链、创新链、资金链、生态链六链集成,讲好中国故事
发布时间:2021-03-05 18:19
  |  
阅读量:

央广网3月5日北京消息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,进一步明确了各省域文化自信建设的重要性。全国政协委员王文银建议:打造政策链、产业链、人才链、创新链、资金链、生态链六链集成,讲好中国故事。

王文银认为,新中国的崛起,脱胎于经济,落脚于文化。任何经济活动的起点和终点都是文化,任何经济活动只要涉及到较深层次的目标还是文化。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,是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先导性核心要素。文化产业代表了城市古今文化的重要契合点。城市间的竞争,实际上是基于城市文化的博弈。

但目前,各地对文化产业发展定位不鲜明,地域文化特色产业展示性不够,联动规划整体布局还没有形成,存在系统谋划不够、产业支撑力缺乏、创新驱动力不够、产业链延伸意识不强、品牌影响力不大等问题。唯有找准各自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比较优势,把城市最精华的东西挖掘出来,把博大精深的文化深耕出来,加速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、文化IP的转化,通过建设特色文化产业公共服务体系、完善特色文化产业市场、拓展文化产业融资渠道等方式,打造政策链、产业链、人才链、创新链、资金链、生态链六链集成的区域文化记忆的形塑系统,才能从根儿上真正实现文化自信,从文化供给侧讲好中国故事,形成文化领域的千城千面、千城千文、千城千化的美好局面。

对此,王文银建议:

一、顶层设计:政府定调,提升文化产业首位度,深化城市文化记忆形塑。从文化端助推空间溢出。

错位布局,区域协同发展。文化引领发展战略,坚持把文化产业作为一个引领性产业做城市全盘布局,以区域特色文化资源为着力点,围绕城市文化IP,确定一个影响力、传播力、竞争力最强的核心主题,整合具有互补性的文化资源,实现区域特色文化内容由零散向整合、由资源向产品、由文化向经济的转变,同步实现品牌化塑造和区域性文化产业协同发展。

行政引导,文化产业乡村振兴。强化文化产业引导规划,达成行政力量与市场力量合力作用,形成人人认可、注重文化产业社会价值的公众氛围。特别是着力在乡村地区发展文化产业,文化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强,乡村地区依托当地特色文化资源,积极发展特色文化产业,不仅能有效保护文化遗产,更实现了乡村振兴。

二、市场支撑:投融并举贯通六链集成体系,赋能城市文化IP建设。从企业端助推经济溢出。

体系保障,畅通文化产业内外双循环。以市场为主体,大力推动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,打造政策链、产业链、人才链、创新链、资金链、生态链六链集成的综合配套保障体系,与一、二、三产业深度互动,建立起服务于产业价值链各个环节的公共服务平台。充分调动政府、科研院所、文化产业协会、公益组织等主体积极参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,将文化IP根植于区域生活圈的建设中,通过文化市场的跨区域协同、文化金融创新、产权服务跨区域保障等路径,深化要素一体化畅通文化产业发展内循环。同时,深度融入国际合作,打通文化产业发展外循环。

市场主体,培育龙头企业。培育壮大市场主体,整合上下游、纵贯产供销,以品牌、创新、渠道集于一身的横向协同效果,形成龙头企业。深化文化产业体制改革和投融资改革,推动相关产业发展投资基金继续加大对本土项目的支持力度,促进区域要素流通及构建通畅的投融资渠道。研究制定一企一策,对龙头文创企业在产品研发、品牌培育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政策倾斜,全面提高企业自身的融资能力,鼓励符合条件的文创企业上市。

来源:央广网  如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